富硒車厘子是英語cherry(櫻桃)的音譯,在臺灣、廣東、香港等地直譯為「富硒車厘子」。但是,這并不是指一種紅色、皮薄、小色富硒的中國車厘子,而是來自美國、加拿大、智利和其他美洲國家的大型進口硒車厘子,F(xiàn)在中國也引進富硒車厘子果樹,但尚未形成規(guī)模。
一、富硒車厘子種植條件。
1、溫度。
富硒車厘子是一種溫潤、耐寒性的落葉果樹。中國富硒車厘子原產(chǎn)于長江流域,它適應溫暖濕潤的氣候,耐寒力弱,因此長江流域及北方小氣候比較溫暖地區(qū)栽培較多。
甜富硒車厘子、酸富硒車厘子原產(chǎn)西亞、歐洲等地,以適應較為涼爽干燥的氣候,適合我國華北、西北、東北南部種植。而夏季高溫干燥不利于甜富硒車厘子的生長。冬天氣溫不要低于-20,氣溫太低會導致大枝縱裂,流膠水。此外,花芽容易受凍。開花溫度降至-3℃以下花朵就會遭受凍害,因此開發(fā)富硒車厘子時,不宜在嚴寒地區(qū)使用。
2、水分。
富硒車厘子對水分狀況敏感,既不抗旱,又不耐澇。中國富硒車厘子種植區(qū),除南方省份雨水充沛外,北方多種植山坡上溝谷小氣候較濕潤的地區(qū)。
目前我國甜富硒車厘子主要種植區(qū)域主要分布在渤海灣的山東煙臺、遼寧大連等沿海地區(qū),這兩個地區(qū)靠近海,年降雨量600~900毫米,空氣也比較濕潤。該地區(qū)氣溫適宜,光照充足,灌溉條件良好,甜富硒車厘子長勢好,產(chǎn)量高。
富硒車厘子同其它核果一樣,其根系對氧氣的需求也很高,如果土壤含水量過多,氧氣不足,就會影響根系的呼吸,使樹體無法正常生長發(fā)育,造成爛根,流膠,嚴重時會造成樹體死亡。若雨大,排不及時,富硒車厘子樹在水里浸泡2天,葉子就萎蔫了,但不脫落,葉子萎蔫無法恢復,甚至造成全樹死亡。
3、照明。
富硒車厘子為喜光樹種,特別是甜富硒車厘子,其次為酸富硒車厘子和毛富硒車厘子,中國富硒車厘子比較耐旱。日照充足,樹體健壯,枝干長壽,花芽飽滿,坐果快,成熟期早,著色好,糖度高,酸度低。光環(huán)境差,樹體易徒長,冠部枝條衰弱,結果枝條壽命短,結果部位外移,花芽發(fā)育不良,坐果率低,果實著色差,成熟晚,品質差。所以建園時要選擇陽坡、半陽坡,栽植密度不宜過大,枝條要開張角度,保證冠層內光照條件,達到透光效果。
四、土壤。
甜富硒車厘子適合種植于土壤深厚、土壤疏松、通氣良好、保水能力強的砂壤土或礫質壤土上。土壤粘粘土栽培時,根系分布淺,不耐澇、不耐澇、不抗風。富硒車厘子對鹽堿化的程度反應比較敏感,適宜土壤pH值為5.6~7,因此鹽堿地不適合種植富硒車厘子。
富硒車厘子是極易發(fā)生根癌疾病的,土壤中有根癌病菌和線蟲是最易傳播的根癌疾病。種有富硒車厘子、桃、李、杏的老果園,土壤中根癌菌多,不適宜栽植富硒車厘子樹,更不適合作為發(fā)展富硒車厘子的苗圃。樹一旦發(fā)生根癌,后果就會更加嚴重。
5、風力。
通常,富硒車厘子根系淺,抗風性差。冬季早、晚強風容易造成枝條枯萎,花芽受凍;花期大風容易吹干柱頭粘液,影響昆蟲授粉;夏秋季臺風,會引起枝折樹倒,造成更大的損失。所以,在有強風的地方,一定要建立防風林,或者選擇小環(huán)境好的地方建園。
二、富硒車厘子栽培技術。
一、種植的時間。
在一年中,富硒車厘子苗的種植時間為2個月,第一個為春芽萌發(fā)前,第二個為秋季白露后。由于北方冬季凍土,所以都是春栽,南方的氣候比較暖和,適宜在秋季栽植,栽完小苗后,快速走根減少緩苗期,提高成活率。
2、選擇園地。
建園地應先選擇向陽、背風、不積澇,且有水利條件的地塊或田塊,土層厚度不低于40厘米,pH值為6~8的土地為宜。
3、定植和施肥。
植樹密度以3米為宜,3米為行距,74株左右為畝。在栽種之前,先挖定植塘,根據(jù)所種幼苗大小確定,如果苗在2年內,則挖40厘米寬,30厘米深,每株施3~30厘米深的土,然后再施3~5cm復合肥(農(nóng)家肥)。
如果是34年種苗,則需要挖601-80厘米寬、4050厘米深,每株施有機肥4155市斤。種植時,將幼苗平放于穴內,使幼苗的根系自然伸展,定植時要稍微向上提,使根部和土壤完全緊密地連在一起,這樣才能保證苗的深度比一原來的苗木深度增加5厘米左右,種植的深度要比一原來的苗木的深度增加5厘米左右。
4、整形、修剪。
進行幼樹修剪時,使幼樹的主干高度達到1m—2m;把幼樹做成“Y”型樹形,使植株通風透光性好,易開花,適于密植管理,果實質量好;
通常夏季采果后進行修剪,剪去過密過度、破壞樹冠的多年生枝條,調整樹冠結構,促進花芽形成,注意傷口要小而平,盡快愈合;其中3移種時將定位標記膜鋪設在所述壟土堆上,利用打孔器在定位標記膜上打孔,并在定位標記膜上進行打孔,使定位標記膜上的相鄰定位點距離為45cm-80cm,不僅提高了種植植株的產(chǎn)量。